仁川广域市,彌鄒忽区介纖

모바일 메뉴 열기

殷栗假面舞

殷栗假面舞第61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

Eunyultalchum
  • 技能拥有人:金春信、闵南顺
  • 指定日期:1978.2.23

黄海道殷栗地区流传的殷栗假面舞与凤山假面舞、康翎假面舞同属于海西假面舞,是在4月的释迦牟尼诞辰日、5月端午节、7月百中日表演的韩国传统假面舞。据传,此假面舞是起源于大约在200~300年前为避难去岛上的人们回到故乡时,怕难为情而戴假面具的故事,19世纪中叶由赵炳模、朴东焕、朴元植、朴南相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发展成为一种形成一定体系的游戏。 此舞蹈由狮子舞、上佐舞、八目僧舞、两班舞、老僧舞、米亚尔老妪老头舞等6场戏组成,表演人数约为22人,表演时使用的乐器有笛子、大笒、鼓、长鼓、奚琴、唢呐、手锣、大锣等。